第四届教博会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来源: 第四届教博会组委会   发表时间: 2018年9月10日

1.人民日报记者:教育创新有很多不同的、多元的主体,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企业在教育创新成果推广方面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是什么?

我们团队正在基于前三届教博会做教育创新成果评估的工作,发布了《中国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质量评估报告》。教育系统(学校)、公益机构和教育创新企业作为教育创新的主体各有特色。在整体层面上,来自教育系统的项目在理念上很好,但是不擅长复制和推广。企业善于市场化,但是更容易受资本影响走向应试,并且多是在教育边缘性的产业和方向上做文章,能够进入到核心领域做创新的非常有限。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做得更好,方案有系统性、可操作性也相对较强,但是分化比较严重:有的企业教育理念特别超前,能够把握时机引入先进理念并在这方面做得很深入;但是有的企业却有很强的应试教育倾向。企业的优势在于它是专心做一件事情,在一个方向上有所突破,这样就能更加深入。而教育系统内部的学校往往面临各方面的问题,老师的精力也很有限。所以在教育创新这个方向上,企业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通过三届教博会的发展,企业参展的热情也显著增强。并且也都反映参加教博会收获特别丰富。由于教博会是纯公益性的,不收参展费,这对指向教育内涵的小微企业是特别重要的。与平台类企业相比,指向教育内涵类的企业直接开发解决方案,指向教育问题解决,但发展往往更吃力。教博会正好给指向教育内涵类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宣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起到了扶植这类企业的积极作用。

在推广教育创新成果方面,企业最大的瓶颈是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去对教育创新成果做一个甄别、评估,而教博会就是试图在这方面积累一些经验,做探索和尝试。

 

2.公益时报记者:在前三届教博会中,公益组织参加的情况如何?本届教博会有哪些具体措施去支持和鼓励公益组织的教育创新?是否有一些措施去推动商业机构发达地区的创新成果共享到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

前三届教博会有很多公益组织参加。相对其他研发主体,公益组织做的教育项目,无论是目标定位还是在可推广方面都是做得最好的。但是在如何可持续和大规模推动仍是一个难题。我们前几届把所有项目都放在一起评选SERVE奖,今年为了鼓励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的参加,我们把教育(学校)、公益组织和企业分开去评选SERVE奖。还设立了专门的公益展区,鼓励公益组织推荐教育创新项目参展。至于推动商业机构发达地区的创新成果共享到欠发达地区,这一直是我们希望做的。我们有要求参展企业承诺去做一些普惠的公益活动,特别是面向西部地区的公益活动。

 

3.中国教师报记者:关于成果的可复制、可推广,前三届教博会有没有比较好的案例?

有一个去年获得SERVE奖的项目是公益机构歌路营的“新一千零一夜”。他们甄选出适合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听的故事,在每天睡前15分钟播放给学生听,陪伴他们入睡,以弥补留守儿童在陪伴和关怀上的缺失。这样的项目定位非常清晰,针对特定对象,针对具体问题拿出可操作、可复制、有品质的解决方案。去年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听了这个项目后,决定在贵州全省推广,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此外,可复制可推广最少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直接学习优秀教育创新成果的基本要素和实施方案;还有一个层面是复制推广优秀成果好的理念,以及透过具体的事实发掘成果背后的原则。很多教育创新成果未必能直接拿去使用,但是它体现出的理念和原则却是可以迁移的。

 

2018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京ICP备17024232号-1